好長一段時間沒好好沖杯咖啡了~(自從好咖們都不在身邊了...)
不過多虧了艾倫的精心烘培好豆,有印尼曼特寧、巴西山多士、肯亞AA、巴拿馬卡門莊園和衣索比亞耶加雪菲,這下不好好品嚐就真的太對不起自己囉!
誰知遍尋不到我的濾滴器,只好上網購找找了~~ 突然看到這組金光閃閃的機絲
這款濾滴器不需要再買濾紙,非常好清洗,金屬的網子是24K鍍金,跟完美好咖真是絕配~
網子是特殊設計,咖啡液體流動很順暢不會過濾掉咖啡香醇口感的物質只要飲水機有熱水就可以馬上沖一杯,不會塞住,頂多用牙刷稍為刷即可,基本上只要好好用,是用不太壞。
代理商的網站,可以看到更詳盡的內容。有swissgold瑞士製造公司elfo ag的介紹、swissgold產品特色、使用方法,甚至將swissgold與其他的沖煮咖啡器具做比較,網站內容還滿多的,有興趣的人可以慢慢看。
我上網購自 Y拍:北極海咖啡
沒想到它還是在板橋江翠站附近,看來是註定要買的了。
感謝艾倫兄了~
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2009年9月14日 星期一
解析度、畫素與洗照片尺寸
(轉載自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4&t=50944 )
1.解析度:
解析度,慣用單位表示上,以dpi (dot per inch)來顯示,白話一點就是1英吋的長度裡包含了幾個點的個數,
注意啦~這些點是排成一直線的喔!
實質上,就有點像是長度單位裡面又隱藏包含了密度的意義,所以呢...解析度越高,就是1英吋長度內點數越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解析度越高,看起來就越細膩。
舉例說:一條72dpi的線,我們肉眼所看到的這條線,他在每一英吋的長度內,是由72個點所組成,聰明的看官,如你所想:
一條300dpi的線,就是每一英吋的長度內,由300個點所組成。
(注意囉~ 72dpi 與 300dpi ~可是重要數字喔)
2.畫素:
想必大家對〝公分〞這長度單位非常慣用熟悉,然後面積單位〝平方公分〞,
沒錯,畫素其實就有點像是面積的意思。
但它不以平方單位表示,而是以多少畫素來描述。
打各比方說:
例1:
(長度500個點)乘以(長度500個點)= 250000個畫素(25萬畫素)
例2:
我們常把螢幕設為:1024*768,此時我們看到的畫素約為78萬6千個畫素,
又因為,螢幕一般解析度為72dpi(或96dpi),所以眼力不太差的話,通常都可看到我們螢幕上的點,
而(寬1024個點)*(高768個點)=786,432畫素,就構成我們看到的畫面。
註:一般數位相機的CCD(感光元件)拍的數位照片大都為72dpi ←(從ACDSee軟體,可看到這數值)。
註:CCD,比方說,就像是傳統像機的底片。
例3:
一般來說,人的肉眼看圖片,當解析度≧300 dpi 時,就不易察覺我們是在看由一大堆點所組成的圖,也就是說,此時眼睛看到的是:由點組成之非常平滑連續(smoth,continuous)的線,又由線組成之非常平滑連續(smoth,continuous)的面...
簡單講就是〝一張圖〞(既不叫他為〝點〞,也不叫他為〝線〞)。
想必當然,我們一般洗數位照片,就是採用300 dpi 的。
3.洗照片尺寸:
一堆廢話後...大家關心的重點來了...不再贅述,直接舉例說明:
例1.
洗3*5照片=3英吋*5英吋(採用 300dpi )
=(3*300個點)*(5*300個點)=(3*5*90000)
=1350000畫素(1百35萬畫素)
同理
例2:
洗4*6照片=4英吋*6英吋(採用 300dpi )
=(4*300個點)*(6*300個點)=(4*6*90000)
= 2160000畫素(2百16萬畫素)
再同理...不贅述了...
洗照片所需畫素:
3*5吋照=3*5*90000=1百35萬畫素
4*6吋照=4*6*90000=2百16萬畫素...這最常用吧~
5*7吋照=5*7*90000=3百15萬畫素
6*8吋照=6*8*90000=4百32萬畫素
7*9吋照=7*9*90000=5百67萬畫素
1.解析度:
解析度,慣用單位表示上,以dpi (dot per inch)來顯示,白話一點就是1英吋的長度裡包含了幾個點的個數,
注意啦~這些點是排成一直線的喔!
實質上,就有點像是長度單位裡面又隱藏包含了密度的意義,所以呢...解析度越高,就是1英吋長度內點數越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解析度越高,看起來就越細膩。
舉例說:一條72dpi的線,我們肉眼所看到的這條線,他在每一英吋的長度內,是由72個點所組成,聰明的看官,如你所想:
一條300dpi的線,就是每一英吋的長度內,由300個點所組成。
(注意囉~ 72dpi 與 300dpi ~可是重要數字喔)
2.畫素:
想必大家對〝公分〞這長度單位非常慣用熟悉,然後面積單位〝平方公分〞,
沒錯,畫素其實就有點像是面積的意思。
但它不以平方單位表示,而是以多少畫素來描述。
打各比方說:
例1:
(長度500個點)乘以(長度500個點)= 250000個畫素(25萬畫素)
例2:
我們常把螢幕設為:1024*768,此時我們看到的畫素約為78萬6千個畫素,
又因為,螢幕一般解析度為72dpi(或96dpi),所以眼力不太差的話,通常都可看到我們螢幕上的點,
而(寬1024個點)*(高768個點)=786,432畫素,就構成我們看到的畫面。
註:一般數位相機的CCD(感光元件)拍的數位照片大都為72dpi ←(從ACDSee軟體,可看到這數值)。
註:CCD,比方說,就像是傳統像機的底片。
例3:
一般來說,人的肉眼看圖片,當解析度≧300 dpi 時,就不易察覺我們是在看由一大堆點所組成的圖,也就是說,此時眼睛看到的是:由點組成之非常平滑連續(smoth,continuous)的線,又由線組成之非常平滑連續(smoth,continuous)的面...
簡單講就是〝一張圖〞(既不叫他為〝點〞,也不叫他為〝線〞)。
想必當然,我們一般洗數位照片,就是採用300 dpi 的。
3.洗照片尺寸:
一堆廢話後...大家關心的重點來了...不再贅述,直接舉例說明:
例1.
洗3*5照片=3英吋*5英吋(採用 300dpi )
=(3*300個點)*(5*300個點)=(3*5*90000)
=1350000畫素(1百35萬畫素)
同理
例2:
洗4*6照片=4英吋*6英吋(採用 300dpi )
=(4*300個點)*(6*300個點)=(4*6*90000)
= 2160000畫素(2百16萬畫素)
再同理...不贅述了...
洗照片所需畫素:
3*5吋照=3*5*90000=1百35萬畫素
4*6吋照=4*6*90000=2百16萬畫素...這最常用吧~
5*7吋照=5*7*90000=3百15萬畫素
6*8吋照=6*8*90000=4百32萬畫素
7*9吋照=7*9*90000=5百67萬畫素
2009年9月12日 星期六
觀景窗倍率、對焦點分佈
(轉貼自 http://www.wretch.cc/blog/grantliang/)
1. 視野率:
在取景時,透過景觀窗看到的實際畫面.
例如95%視野率,代表你可以看到實際畫面的95%,在其他邊邊角角的地方
是整個被切掉的.這有什麼差別?
差別在於,你抓到了一個完美畫面後,回家一看,發現邊邊怎麼多了隻手啊、腳啊
或者是說,你想拍一個唯美的裸女圖,結果回家一看,發現三點全都入鏡了 (驚喜?)
100%視野率的有:Nikon D300 、Nikon D3 、Sony A900 、Canon 1DsMK3 、Canon 1D MK3 、Nikon D2x
不滿的有:Canon 5D 、Canon 40D 、Nikon D700
2.放大倍率 & 面積:
這純碎是片幅大的屌
片幅越大,他反映出來的觀景窗看起來就越大
放大倍率 = 觀景窗 / 感光元件
反正,要大的,挑全幅機就對了.因為APS機放大倍率再大,始終也是要卡掉,所以反而沒有全幅機來的大
(詳請見全文)
1. 視野率:
在取景時,透過景觀窗看到的實際畫面.
例如95%視野率,代表你可以看到實際畫面的95%,在其他邊邊角角的地方
是整個被切掉的.這有什麼差別?
差別在於,你抓到了一個完美畫面後,回家一看,發現邊邊怎麼多了隻手啊、腳啊
或者是說,你想拍一個唯美的裸女圖,結果回家一看,發現三點全都入鏡了 (驚喜?)
100%視野率的有:Nikon D300 、Nikon D3 、Sony A900 、Canon 1DsMK3 、Canon 1D MK3 、Nikon D2x
不滿的有:Canon 5D 、Canon 40D 、Nikon D700
2.放大倍率 & 面積:
這純碎是片幅大的屌
片幅越大,他反映出來的觀景窗看起來就越大
放大倍率 = 觀景窗 / 感光元件
反正,要大的,挑全幅機就對了.因為APS機放大倍率再大,始終也是要卡掉,所以反而沒有全幅機來的大
(詳請見全文)
訂閱:
文章 (Atom)